1 目的
1.1 通過實施有效的糾正、預防等改進措施,保證管理體系持續有效性。
2 適用范圍
2.1 適用于管理體系運行或技術運作中出現的需改進的各項工作的處理。
3 定義 無
4 職責
4.1 監督員、內審員等提出需改進工作的建議,并對改進工作進行跟蹤驗證。
4.2 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和有關責任部門負責對不符合工作和需改進的工作所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并負責實施。
4.3 質量負責人負責糾正、預防措施的審核、實驗室負責人批準需改進工作的改進措施。
5 作業程序
5.1 持續改進的策劃:為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在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的活動過程中,本實驗室通過實施以下工作,持續追求改進管理體系的各過程:
5.1.1 實施質量方針和目標;
5.1.2 應用外部審核結果;
5.1.3 內部質量控制數據分析;
5.1.4 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5.1.5 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
5.1.6 資源或其他改進。
5.2 日常的改進工作:日常改進工作的管理,使用結果分析、外部審核結果、糾正和預防措施、日常監督、內部審核、內部質量監控等。
5.2.1 實驗室每年對檢測報告、客戶投訴進行定期分析,每年對客戶滿意度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評價本實驗室實施質量方針和目標情況,提出改進的建議。
5.2.2 積極應用外部機構(包括認可/計量認證等)的審核結果,以及不符合工作的整改跟
1.1.1 按《糾正措施控制程序》,當發現不符合或偏離規定程序的工作時,
應立即糾正,再評價糾正措施的需求,進而采取糾正措施,糾正措施應記錄、監控、驗證,防止問題再發生。
1.1.2 按《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分析確定可能存在的潛在不符合及其原因,制訂預防措施計劃,確定相關部門和人員執行,監控實施過程、記錄實施結果,評審結果的有效性。
1.1.3 監督員按《監督管理程序》進行日常監督,發現問題時應提出改進監督工作的建議。質量負責人對監督工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防止監督工作流于形式。
1.1.4 按《內部審核程序》,在內審時發現的需改進工作,由內審員提出,對不符合項采取糾正措施,在商定時間內完成整改,由內審員跟蹤并驗證
其有效性。
1.1.5 按《檢測結果質量保證程序》,建立質量控制指標體系,采用SPC、柱狀圖等等統計技術進行數據分析,提出內部質量控制持續改進的建議。當發現監控數據超出質量控制指標時,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糾正,確保檢測數據準確、可靠。
1.1.6 按《管理評審程序》,每年至少管理評審一次,評審內容涉及質量方針和目標的適應性分析、比對和能力驗證報告、客戶反饋意見、內審報告、糾正和預防措施執行情況報告、改進的建議等。
1.1 較重大的改進工作
1.1.1 當對現有管理體系和技術運作活動需要更改及資源需求發生變化時,在改進策劃時應考慮:
1.1.1.1 改進項目的總體目標和要求;
1.1.1.2 分析現有過程的狀況和確定改進方案;
1.1.1.3 實施改進并評價改進結果。
1.1.2 實驗室通過質量方針和目標的貫徹過程、外部審核結果、顧客投訴、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管理評審的結果,尋找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機會,確認需要改進的方面(如檢定/校準和檢測服務質量、活動變更和資源配置等),組織各部門進行策劃,制定改進措施,報質量負責人審核,實驗室負責人批準后予以實施。
5.3.3 涉及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適宜性等重大改進建議,由實驗室負責人批準,質量負責人對改進措施的執行進行監督和驗證。
1.2 改進工作的評價
5.4.1 在每年管理評審前,實驗室技術負責人對改進有效性進行檢查評價主要采用書面報告,填寫《改進措施檢查表》。
5.4.2改進工作的項目和建議,作為管理評審提出持續改進管理體系有效性的輸入內容,由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評審會議討論評價。
1.1 記錄
所有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措施記錄,以及跟蹤驗證形成的報告等,由文件管理員按《記錄管理程序》歸檔保存。
2 相關文件
2.1 《糾正措施管理程序》 XD-OP-CL-011
2.2 《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XD-OP-CL-012
2.3 《內部審核程序》 XD-OP-CL-014
2.4 《管理評審程序》 XD-OP- CL-015
2.5 《檢測結果質量保證程序》 XD-OP-CL-029
2.6 《監督管理程序》 XD-OP-CL-031
2.7 《記錄管理程序》 XD-OP-CL-013
3 記錄表單
3.1 《改進措施記錄》 XD-OP-CL-010-D01
3.2 《改進措施檢查表》 XD-OP-CL-010-D02
8 附件
無